汉武帝八校尉总共领兵才几千人,为何能够成为征服西域的特遣军?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具有非常特殊且显著的地位,其军事力量也很强,有强汉之称。而谈到汉朝的军队,有一支部队虽然人数仅为数千人,但是不得不提,那就是汉武帝设置的八校尉。
▲汉武帝画像
八校尉的前身是北军,为汉代两支禁卫军之一,驻扎在长安城北而得名。与另一支禁卫军南军不同,北军经常出长安城奔赴外地作战,而南军则专门负责长安城内的卫戍和治安。
北军的统帅被称之为“中尉”,到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执金吾,也就是八校尉的统帅。
八校尉,顾名思义,是八个校尉执掌的八支军队的合称。校尉,是汉代中级军官的名称,一般为营的统帅,汉代的营更接近咱们今天的团,一般有两千多人。
然而,八校尉每个校尉所辖官兵定额只有七百人,只有一般校尉所辖兵力的三分之一。而这支军队组建的意义却非比寻常:内掌北军垒门之类,外掌西域。等于说,这是一支汉武帝为解决西域问题而组建的精锐“特遣军”。
这八校尉分别为:
中垒校尉,相当于宪兵,负责八校尉内务工作,同时负责一部分治安工作,为北军的直辖部队。也是八校尉中最早设立的部队。
屯骑校尉,掌管骑兵部队。
步兵校尉,掌管驻扎在上林苑的步兵。
越骑校尉,掌管精锐骑兵。越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归降的南越国骑兵,一种说是精锐骑兵,越为超越之意。
长水校尉,掌管外籍骑兵,主要是内附的乌桓人。
胡骑校尉,掌管外籍骑兵,为非常备军,时设时并入长水。
射声校尉,掌管精锐射手。射声,意思是这些神射手通过声音便可以判断目标,并且射中。
虎贲校尉,掌管各类战车。
很显然,八校尉是一支以骑兵为主,步兵(含步兵弓弩手)为辅,加上少量车兵组成的小型混成军队。
咱们先来说说这些步兵。通过出土的汉代兵马俑和其他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汉朝步兵主要为刀盾兵,并且身穿防护整个躯干和肩部的铁扎甲。
▲西汉步兵俑
汉朝厉行节俭,所以兵马俑没有秦代的精细。其实秦汉时代的盾牌很有意思,盾牌中间起脊,可以起到类似倾斜装甲的效果。
而盾牌的两边各有两处凹陷,可以起到卡住敌人兵器的作用,而且必要时还可以将刀剑或戈架在上面列阵,节省体力。
▲出土秦代盾牌
不过,更值得一提的是八校尉步兵所用的刀。八校尉脱胎于西汉的禁卫军,所用刀自然非比寻常。
但是很可惜,西汉宫廷刀没有出土或传世的实物,不过倒是出土过一把东汉的御用刀,由濯龙宫打造,虽然历经一千多年风雨,但是其精细的做工依然令人惊艳。
▲出土东汉宫廷御用刀
不过,我要说的可不是环首上的错金银工艺。而是这把刀的钢材为灌钢法生产出来的优质钢材打造,为先进发现的最早的灌钢实物之一。
在汉朝,主流的炼钢法为炒钢,即不断的加热翻炒熟铁,将其变为低碳钢,杂质多且不好掌握火候,容易做成熟铁。
灌钢,则是在炒钢加工出熟铁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工艺将生铁和熟铁混合加热,形成优质的钢材。西汉是否有灌钢技术,目前还没发现实物,但是可以肯定,西汉的宫廷刀,也一定是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钢材和最精湛锻造工艺打造的。
而辅助步兵刀盾手的射声校尉,是以弩为主要武器的。在汉代未央宫遗址上,出土有一些文字资料,其中记载了诸多关于大黄弩的数据。可见当时汉代禁卫军的射手主要以大黄弩为武器。
大黄弩,应当是以黄色桦树皮作为防潮材料的角弩,其弩弓部分为筋角木复合材料制成。这一点可以通过出土的壁画作为佐证。
▲壁画中的大黄弩
这种大黄弩相比于秦代的弩和一般的弩,主要有两点进步。第一点很多人都比较熟悉,那就是普及了望山这一部件,并且在望山上设置了刻度。用今天的话说,望山就是照门,用来瞄准的。
▲汉代弩机望山上的瞄准刻度
▲汉弩的瞄准
第二点很多人没有注意,那就是弩弓形制发生了变化。出土秦弩模型可以看出,秦弩的弩弓部分是直梢。即两边挂弦处是直的,弓弦只与挂弦处接触,不与弓身其他部位接触。而汉代弩的弓梢则是反翘的,弓弦与弓梢是有接触的。
▲秦代青铜弩(冥器),注意,弓梢部分和上面壁画中的汉弩是不一样
相比之下,反翘的弓梢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威力自然要大一些。但是,反翘弓梢的加工难度更大,对工艺的要求更高。
目前中国发现最早弓梢反翘的弓为唐代,这类设计的普及更是明代的事了。可以说,汉代大黄弩的设计,是超越时代的。
▲明朝万历皇帝的御用弓,与壁画中的汉弩弩弓造型颇为类似
史书中也明确记载了大黄弩的实战。西汉的名将李广,所用弩便是大黄弩,他曾经用大黄弩一箭射杀了匈奴的一名裨将,可见这种弩的射程超过了当时的战弓。
相比之下,轻车校尉所统帅的车兵则显得并不是非常先进,因为当时的主流趋势是以骑代车,车兵逐渐被边缘化。
但是在汉武帝时期,车兵和骑兵相互配合依然有显著的效果。这就好比二战的时候,虽然骑兵被淘汰是趋势,但是只要运用得当,骑兵还是可以取得战果的。
▲汉代出现了单马拉的轻车,之前马车的马必须为偶数,两匹、四匹、六匹不等
而且,汉朝在战车上也有革新,在漠北会战时,卫青便使用骑兵和武刚车配合作战,深入匈奴后方,打的匈奴单于仅带着几百亲信逃亡。
武刚车是轻车的一种,“有巾有盖”,平时可以运送辎重,在战斗时可以排成一排,作为临时的营垒,而且还设置有射击孔,可以用弩进行射击。
▲明朝的加强版武刚车,设有火炮
作为八校尉主力的骑兵,在武器上倒是没啥好说的,他们的坐骑才是关键。当时汉武帝从西域进口了不少优质的马匹,优先装备了八校尉的骑兵部队。比较秦代兵马俑里的骑兵马俑,对比汉代的青铜马,简直是矮穷矬和高富帅的对比。
▲秦代兵马俑的骑兵
▲汉代青铜车马仪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马并不是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而是乌孙国的西极马。其实,所谓汉武帝引进汗血马装备部队只是一个传言,汗血马即今天的阿哈尔捷金马,虽然说这马跑得快耐力强,但是不适合作为军马,因为这马太娇气,要吃优质牧草,而且皮肤薄,需要住在有细木屑的马厩里。
而西极马即今天的哈萨克马,这种马虽说速度啥的比不上汗血马,但是强在耐操,非常适合作为军马。
▲汗血马
▲哈萨克马
当然,这支军队不仅仅是装备精良这么简单,这支军队也是汉朝最早的一批职业化军队,是中国募兵制的肇始。
公元前108年,八校尉组建仅数年时间,霍去病当年的部将赵破奴率领一支兵力仅七百人的神秘骑兵作为先锋奇袭西域,俘虏楼兰王,大破车师国,震动了西域乌孙、大宛两个大国。
八校尉每校尉定额为七百人,这支神秘的轻骑兵也是七百人,我想不是巧合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