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雅正与“拍砖”
一番周折后,拙作《声音·见解》终于在开春的时节印出。春天,总是让人那么期待、那么留恋;因为,春天又是鲜花盛开的时节,是播种的季节。正是有了播种,才有金秋的收获喜悦,春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看到尚遗留着印油墨香的新书,此时此刻,心里也不由自主地出现了收获的喜悦。因为,出书对于笔者这个“门外汉”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起来,能形成《声音·见解》的书稿是这么一件事。2013年6月中旬,一天下午,《湛江晚报》专题部的春华编辑打来电话,让笔者给他负责的版面——《声音·见解》的“三言堂”当评论嘉宾。原来与春华编辑不熟悉,也没有打过交道,不过,春华编辑负责的《声音·见解》版面却是笔者十分喜爱的栏目。开始,对当评论嘉宾有些顾虑,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自己十分清楚。但是,《声音·见解》非常符合自己的稿件方向,其诱惑挡不住,与春华编辑通话几句后,就一口答应下来。
从2013年7月至12月的半年时间,笔者先后参与了“三言堂”其中的 “如何让控烟新举措落到实处”、“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古建筑”、“从法规管上‘尿尿’谈起”、“‘在家上学’是否利于孩子成长?”、“一杯咖啡到底值多少钱”、“信用上网·隐私也需保护”、“该不该取消‘三好学生’评选”、“做义工代替罚款,你赞同吗?”、“酒香也要靠吆喝”等点题评论。因为“三言堂”还有两位嘉宾的稿件内容,所以,本书收入“三言堂”的书稿只是笔者的原稿内容。连同本书其他书稿,都是笔者从2012年5月至2016年11月,先后在《湛江日报》、《湛江晚报》、《湛江新闻网》和《图读湛江》发表的评论和杂谈,共125篇。所有收入在内的书稿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序,另外也有3篇未能刊发稿件和笔者参与的电视专题节目画面截图收入在内,全书约13万字。
借此,笔者要衷心感谢关注和支持《声音·见解》的朋友们!除了《湛江晚报》的春华编辑,其中现《湛江日报》要闻部副主任黄梦秋也是《声音·见解》的重要“辅导员”,正因为是这位南京大学毕业的才女的“慧眼”和对笔者稿件的“偏爱”,才有了《声音·见解》的萌芽。所以,在《声音·见解》里,笔者专门选择了才女梦秋的点题约稿——“‘斯文人’制假更可怕”为第一篇书稿。
《声音·见解》有幸请到了支贤教授为主编,按笔者的特有习惯,这并不是仰慕支贤教授的“头衔”,最主要是笔者与支贤教授熟悉,更有支贤教授对笔者稿件认可的吸引度。而笔者素来就十分敬重这位湛江文坛的“小女子”,其屈就为《声音·见解》的主编并具体亲力亲为,乃笔者的荣光。同时,亦要感谢好友龙鸣教授对编印《声音·见解》的建设性指导。笔者亦敬告有兴趣的读者,翻阅《声音·见解》一书,您还将欣赏到湛江市原副市长何均发同志、湛江市十大名中医管其健医生以及龙鸣教授在电视专题节目中的风采画面。
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还有一个人一定要提的,那就是笔者退休前的同事王婵。提起她对笔者的支持,要追溯到20多年前,当时,王婵刚分配到单位不久,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帮笔者打稿、发稿。笔者前两本书,王婵诸多付出,且都是不计报酬,完全是一种助人为乐的担当,这次又继续承担了《声音·见解》的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的重担。令人感动的是王婵待人的真诚,作为同事,她不管你身份的变动、时间的流逝,始终如一,确实人品难得。
印刷商的麦厂长出于对《声音·见解》的认可,亦为《声音·见解》的成书煞费苦心。其主动出谋划策,具体指导本不属于印刷商工作范围的相关事宜,体现了一个负责任企业的正能量,令人无比信任和舒心。
最后要特别感谢《图读湛江》相关编辑为《声音·见解》的出版创造了可行条件,正是他(她)们坚持图读人宣传湛江、服务湛江和丰富市民的信息文化生活服务的务实精神,为笔者的稿件发布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平台作用。例如,《声音·见解》中“要确保湛江海湾的公共开放性质”、“给‘民国风情街’挑挑刺”、“再给‘民国风情街’挑挑刺”等文都只是《图读湛江》独家发布的稿件。
《声音·见解》付印前,有朋友提醒笔者,已经出版的《红土情》和《多彩的空间》两本书都没有找一位名人为书作一个“序”,这次是第三本书了,应该要考虑一下。思来想去,感觉还是不好意思劳名人的大驾,毕竟,笔者出书为的是增加一次学习文化和增长知识的机会。笔者期待的,只是《声音·见解》一书今后能够得到各位行家里手的雅正或“拍砖”,笔者便受宠若惊了。借此机会,笔者亦十分愿意把自己出书的喜悦与关心、支持和帮助《声音·见解》一书出版的朋友们共享,从中品味人生的乐趣与美好。
图一、新鲜出炉的《声音·见解》
图二、《声音·见解》责任编辑之一
图三、《声音·见解》原稿配图一
图四、《声音·见解》原稿配图二
图五、《声音·见解》原稿配图三
图六、《声音·见解》电视篇截图一
图七、《声音·见解》电视篇截图二
图八、《声音·见解》电视篇截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