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京城名校」崇文小学:让情感在校园飞扬
嘉宾:崇文小学校长 白淑兰(左)
崇文小学体育教师 牛智(右)
崇文小学
崇文小学从2014年开始,在东城区的深化教育改革当中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与东城区新景小学进行深度联盟。由白淑兰校长执掌两所学校,目前东城区花市枣苑、新景家园是崇文小学的招生划片。服务于对外交流事业,解决外交官子女入学问题,还保留着两个寄宿班,每年招生时会根据当年入学的情况,给予名额调整。另有八个走读班。
崇文小学——家长眼中的宝
白淑兰: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深化教育改革出台的政策就要求我们做好就近入学工作,随着这五年的推进,改革成果惠及百姓,优质资源覆盖全区。2019年小学入学就近入学率达到99.66%。建集团、联盟、资源带,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让老百姓确确实实下了楼就能够有自己喜欢的适合孩子的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离家近上学是一宝。每一年到期末进行学业考试的时候,前门小学、回民实验小学、花市小学、文汇小学的学生都到崇文小学共同参与低年级学业展示活动。家长需要更关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和学校携手给孩子搭设一个宽松的,利于成长的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英文戏剧社——“根”教育的落实
很多家长都在关注崇文小学的英语教学,因为我们是外交官子女成长的摇篮,跟外交部对接,所以我们一直在告诉孩子们,我们要做地球村人,要有世界的情怀。崇文小学每个班级每周都要有三节英语课,保证孩子们在国家课程的推进过程中,通过补充的课程,能够在口语交际上有所提高。
白淑兰:崇文小学英文戏剧社的英语戏剧课程得到了东城区青少院全方位的支持。在今年第七届乌镇戏剧节上受邀演出,是平均年龄最小的演员,其中最小的同学刚上二年级。他们在这个国际的舞台上,展示中国的文化。孩子们说:“我这一次感受到了校长所说的‘根’课程”,我觉得我是中国的孩子,我是中国的根,根在哪里,就在大地上。”
崇文小学有一个校本课程,是把我们所有的课程进行了连接,叫“根课程”系列,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牢牢的记住中华民族是我的根,我们要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体育教学——练出体魄练出精神
活动图集
牛智:崇文小学今年在北京市传统校田径比赛当中获得两块金牌、两块银牌、两块铜牌、两个第四、两个第五、还有一个第八名。最后拿到了女子团队总分第一名、北京市第一名、男女团队总分第三名。田径项目不像篮球足球,孩子有兴趣或者说喜欢这个项目而接触,田径可能有些枯燥,但是我们在训练当中利用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孩子们能看见苏炳添等这些国家队的冠军,世界冠军,看到他们的训练,从而激发他的训练兴趣。通过比赛,让孩子感受到提升百分之一秒,或者1秒的进步。通过这种不断地努力,在比赛当中获得强大的自信。不仅如此,田径会训练孩子的集中力,对于学习,尤其是“拖延症”是有促进作用的。
英雄纪念碑下的宣誓
——爱国主义情怀的养成
白淑兰:从2007年开始,崇文小学的学生加入少先队的仪式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我们学校有一个毕业生, 2007年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入队。当年他是旗手,他从少先队辅导员手里,接过了少先队队旗。现在他在澳大利亚读书,去年我们即将要举行入队仪式的时候,他找到学校想再参加一次入队仪式。我们就批准他参加并给了他一次讲话的机会。他说:“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入队是我一生都觉得特别自豪的事情,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我牢记我在天安门前的誓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今天学的东西,将来一定要服务于人民。”
白淑兰:在崇文小学,每周一你都会看到一个德育课程展示——升旗仪式课程。仪式感非常强,旗手要随着歌唱祖国的歌曲,把国旗护送进来,接着唱国歌,唱我们的校歌。同时我们的老师、孩子要面对国旗宣誓,每周有一个班级,要进行班级的升旗仪式展演,我是想让每一个孩子在崇文小学的舞台上,有他绽放的童年的记忆。
以情移情
——把孩子放在正中央
白淑兰: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2003年我接这所学校的时候发现,男孩女孩我分不出来,全是短发。我问一个小姑娘,你想留长发吗?她说,特别想。我说那好,自己学本领,要学会梳头。其实看似只是答应他们留长发,其实我觉得教育的爱,就是从头开始的。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和他是朋友,也真正体现了“以情移情”,就是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能力,崇文小学的校训是“用爱、用情、用心走进生活”,看似是对6至12岁孩子的要求,其实我想这句话会陪伴他一生。当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当他选择工作的时候,走进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他能够用崇文小学,用爱、用情、用心走进生活的理念,校训引领着他走进新的工作的时候,其实是一种人对事情,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感。
白淑兰校长的祝福和希望
我想跟家长朋友们说,不论将来我们的孩子按照划片走进崇文小学,还是走进某一所学校,首先家长要有一个准备,你做好准备了吗?我们家长要从头开始,尊重孩子走进社会生活的第一课堂,不要指责,要更多的陪伴,和老师成为朋友,我们共同来搭建一个为学生成长的平台,这样家校的协作其实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力的支撑。所以我总是说,家长是朋友,我们共同努力,一同用爱、用情、用心走进孩子的教育生活。我希望同学们,心中有祖国,守住中国的根。为了祖国而努力学习,是每个人的责任。
——白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