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说明“知行合一”重要性的经典故事
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详细讲述了苏秦的“下山求职”的故事:苏秦和张仪从鬼谷子先生那里学成毕业后,抱着“良材不终朽于岩下,良剑不终秘于匣中”,“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想法和理想向老师告辞准备下山。鬼谷子老师见留不住他俩就分赠二本书给二人。二人一看原来是太公的《阴符篇》。二人说:“此书弟子久已熟诵,先生今日见赐,有何用处?”先生说:“汝虽熟诵,未得其精。此去若未能得意,只就此篇探讨,自有进益”。苏秦回到洛阳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惟寡嫂在,二位弟分别是苏代,苏厉,一别数年,今日重会,举家欢喜。过了数日,苏秦欲出游列国,乃请于父母,变卖家产,做为川资。他的母嫂及妻子都劝他说:“季子(苏秦字)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博富贵,弃见成之业,图未获之利,岂可悔乎?”苏代,苏厉也劝苏秦不如就近在周王都城洛阳找工作。苏秦没办法只好求见当时洛阳的周显王并以自强之术游说之。显王留之馆舍。左右皆知苏秦出身于农贾之家,担心他只会说一些无用的大话空话,都不肯在显王面前保举推荐。苏秦在馆舍呆了一年多也没有讨个进身只好回家。回家后他“尽破其产”,制黑貂裘为衣,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求访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尽得天下厉害之详。尽管如此,还是一直怀才未遇。后来听说卫鞅封商君,甚得秦孝公之心,乃西至咸阳,而孝公已薨,商君亦死。(可见古时信息传递迟缓,决策有很大滞后)于是求见孝公的继承人惠文王。惠文王宣苏秦至殿上,一番对话之后,尽管苏秦想尽办法试图打动惠文王,但因惠文王初杀商鞅,心恶游说之士所以就找借口推辞了苏秦。苏秦还不死心,加班加点连夜将古三王五霸攻战而得天下之术汇成一书,凡十余万言,献与秦王。但秦王虽把书留下却绝无用苏秦之意。苏秦想迂回一下先拜謁秦相公孙衍,但公孙衍忌其才,不肯引进。(可见此时的苏秦因心急对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苏秦留秦国岁余,黄金百镒俱已用尽,黑貂裘衣也穿破了,最后竟然计无所出。没办法只好卖掉了车马仆从,作为路资,自己挑着行李回家。父母见其狼狈,辱骂之。妻方织布,见秦来,不肯下机相见。苏秦几天都没吃饱饭,饿甚,向嫂求一饭,嫂辞以无柴,不肯为炊。苏秦不觉落泪叹曰:“一身贫贱,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当他无意把手伸向书匣并拿出那本太公《阴符篇》时突然醒悟道:“鬼谷子先生曾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此书,自自有进益”于是闭门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椎自刺其股,血流遍足。(这就是椎刺股的故事)既于《阴符》有悟,然后再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势,如在掌中。后来苏秦在二位弟弟资助下再次出门求职,又经过一番曲折的经历,苏秦终于获得燕文公的赏识,其后又通过策略获得六国相位。以上这个故事中苏秦虽在刚从鬼谷子先生那里毕业时就能将《阴符篇》熟诵(相信他同时在书本逻辑上也理解了),但为什么凭他这名师高徒和优秀成绩却在“找工作”的时候并不顺利呢?原来,除了机遇,还有个重要原因就像教员说的,战争的学问拿在讲堂上,或在书本中,很多人尽管讲得一样头头是道,打起仗来却有胜负之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是学习容易被重视,使用是学习的继续则常常被忽视。读书让人明白一些道理,但只有紧接着使用这些道理才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当自己经常在实际中使用这些道理才会逐步形成丰富的体系化的心得体会。也就是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化的认识。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前面八个字说明理论只能提供一般指导,后面八个字说明理论具体怎么用还得结合实际情况和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以上说的明白道理和熟练地使用道理解决实际问题二者统一起来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知行合一”。显然开始的时候苏秦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通常有人说的“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知行合一”:道理虽懂却缺乏使用经验,更缺乏体系化的认识,认识都不完善拿什么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呢?何况人生中有时候面临的问题如山顶上搭竹楼---八面来风。
岳麓书社版《东周列国志》
摄于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