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1号坦克的演变
1号坦克是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后首先装备的坦克,最初用于部队训练,后来为了迅速建立装甲力量,自1935年起,德军开始大量生产1号坦克,1号坦克在进入莱茵地区、奥地利、吞并苏台德地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二战爆发初期也是德军重要的装甲力量,随着先天不足,在战争中期以后逐步退出一线部队,作为牵引车、自行火炮底盘使用。
1931年,德军陆军武器局要求订购一种5吨级别的轻型坦克,根据要求,莱茵金属、MAN、克虏伯、亨舍尔和戴姆勒——奔驰共5家公司提出设计方案。
克虏伯在1932年7月完成了原型车,为保密起见,将这种轻型坦克称为“农业拖拉机”,德文简写LaS。LaS装有一台克虏伯汽油发动机,前置主动轮,4个负重轮,1个诱导轮,武器为2挺MG13机枪。
由于LaS很符合德军对轻型坦克的要求,军方迅速订购,并要求戴姆勒——奔驰负责炮塔和车体上部的制造,1933年,为增加制造坦克的经验和扩大产能,德军要求亨舍尔也开始制造LaS的样车。
1934年7月,样车测试全面结束,开始量产,代号为1号A LaS Krupp,也就是1号A型坦克。
使用克虏伯4缸风冷发动机,57匹马力,装备2挺MG13机枪。
1号A型:
成员:2人
车重:5.4吨
车长:4.02米
车宽:2.06米
车高:1.72米
发动机:克虏伯M305风冷发动机
档位:5个前进档位,1个倒车档位
最大速度:37km/h
满油行程:145km
武器:MG13机枪2挺
炮塔旋转角度:360度
瞄具:TZF2
备弹量:2250发
装甲:炮塔前13mm/10度、两侧13mm/22度、后13mm/22度、顶部8mm/82-90度
车身前13mm/22-27度、两侧13mm/0-22度、后13mm/15-17度、顶6mm/82-90度、底6mm/90度
机枪护盾:13度弧形护盾
至1936年,1号A型共生产818辆,但在使用中发现起马力不足、越野能力较差。于是克虏伯与戴姆勒联合对A型进行改进,使用了迈巴赫6缸100马力水冷发动机,增加1个托带轮,改进型就是1号B型。
1号B型:
成员:2人
车重:5.8吨
车长:4.42米
车宽:2.06米
车高:1.72米
发动机:迈巴赫NL38TR水冷发动机
档位:5个前进档位,1个倒车档位
最大速度:40km/h
满油行程:170km
武器:MG13机枪2挺
炮塔旋转角度:360度
瞄具:TZF2
备弹量:2250发
装甲:炮塔前13mm/10度、两侧13mm/22度、后13mm/22度、顶部8mm/82-90度
车身前13mm/22-27度、两侧13mm/0-22度、后13mm/15-17度、顶6mm/82-90度、底6mm/90度
机枪护盾:13度弧形护盾
1号B型坦克最早在克虏伯和亨舍尔公司生产,随后MAN和博格曼公司也开始生产,至1937年,克虏伯共生产1号坦克(包括A、B型)750辆,亨舍尔349辆,MAN203辆。
1939年,德军委托克劳斯——玛菲公司在1号坦克底盘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快速侦查坦克,戴姆勒——奔驰公司也参与研制,对1号的坦克的负重轮进行改进,研制出代号VK602的坦克,就是1号C型。C型采用交错负重轮设计,提高了车速,最高车速79km/h
1号C型:
成员:2人
车重:8吨
车长:4.19米
车宽:1.92米
车高:1.94米
发动机:迈巴赫HL45P水冷发动机
档位:8个前进档位,2个倒车档位
最大速度:79km/h
满油行程:300km
武器:EW141机枪1挺,MG34机枪1挺
炮塔旋转角度:360度
俯仰角度:-10到+20
瞄具:TZF10
装甲:炮塔前30mm/13度、两侧20mm/24度、后20mm/6.5度、顶部10mm/80-90度
车身前30mm/10-20度、两侧20mm/0度、后20mm/15-30度、顶10mm/82.5-90度、底10mm/90度
机枪护盾:30度弧形护盾
1号F型
在1号C型的基础上,克劳斯玛菲又加强装甲防护,采用交错式负重轮和扭杆悬挂,发展出F型。
1号F型:
成员:2人
车重:21吨
车长:4.38米
车宽:2.64米
车高:2.05米
发动机:迈巴赫HL45P水冷发动机
档位:4个前进档位,1个倒车档位
最大速度:25km/h
满油行程:150km
武器:MG34机枪2挺
炮塔旋转角度:360度
俯仰角度:-10到+20
瞄具:TZF8
装甲:炮塔前80mm/0度、两侧50mm/10度、后50mm/10度、顶部25mm/90度
车身前80mm/10-20度、两侧50mm/0度、后50mm/10-14度、顶25mm/90度、底25mm/90度
机枪护盾:80mm弧形护盾
随着战争进行,1号坦克越来越不能满足战争需要,闪击法国时的554辆1号坦克,在战役结束后,仅有150辆能正常使用,入侵苏联后的前三个月,1号坦克损失就达到284辆,随后德军命令所有1号坦克退出一线,主要用于训练、国内守备和占领区防御。
在整个战争中,使用1号坦克的底盘衍生出了很多各种类型的车辆:
1号指挥坦克
1号指挥坦克
成员:3人
车重:5.9吨
车长:4.42米
车宽:2.06米
车高:1.99米
发动机:迈巴赫NL38TR水冷发动机
档位:5个前进档位,1个倒车档位
最大速度:40km/h
满油行程:170km
武器:MG13机枪1挺
炮塔旋转角度:360度
瞄具:KgZF2
备弹量:900发
装甲:炮塔前13mm/10度、两侧13mm/22度、后13mm/22度、顶部8mm/82-90度
车身前13mm/22-27度、两侧13mm/0-22度、后13mm/15-17度、顶6mm/82-90度、底6mm/90度
机枪护盾:13度弧形护盾
150毫米sIG33自行步兵炮
150毫米sIG33自行步兵炮
成员:4人
车重:8.5吨
车长:4.67米
车宽:2.06米
车高:2.8米
发动机:迈巴赫NL38TR水冷发动机
档位:5个前进档位,1个倒车档位
最大速度:40km/h
满油行程:140km
武器:sIG33型11倍口径150毫米炮
炮塔旋转角度:左右各12.5度
俯仰倾角:-4到+75
瞄具:Rblf36
装甲:
车身前13mm/22-27度、两侧13mm/0-22度、后13mm/15-17度、顶6mm/82-90度、底6mm/90度
火炮护盾:前10mm/0-25度、两侧10mm/0度,顶部和后部敞开
1号47毫米反坦克炮
1号47毫米反坦克炮
成员:3人
车重:6.4吨
车长:4.42米
车宽:2.06米
车高:2.25米
发动机:迈巴赫NL38TR水冷发动机
档位:5个前进档位,1个倒车档位
最大速度:40km/h
满油行程:140km
武器:捷克斯柯达兵工厂43.4倍口径47毫米反坦克炮
炮塔旋转角度:左右各17.5度
俯仰倾角:-8到+12
瞄具:ZF2
备弹量:86发
装甲:
车身前13mm/22-27度、两侧13mm/0-22度、后13mm/15-17度、顶6mm/82-90度、底6mm/90度
火炮护盾:前14.5mm/27度、两侧14.5mm/27度,顶部和后部敞开
1号工兵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