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3个特殊厅室:第一厅,上镜率高,人们最怀念的一个厅
修建完成以后,才最终敲定,叫“人民大会堂”,意思就是由人民建造、为人民服务的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有不少厅室,不过就这三个厅室比较特别、显眼,分别是:金色大厅、福建厅、118 厅。特别是“118 厅”,在大会堂所有厅室当中,它是唯一一个用数字来编号的厅室。
这篇文章啊,我来跟你讲讲人民大会堂的那三个厅室。
【金色大厅:国门第一厅】
实际上,“金色大厅”这称呼不是正式的,这个大厅真正的叫法是“三楼中央大厅”。这大厅在大会堂的三楼,紧挨着万人大礼堂、重庆厅、河南厅之类的厅室。会有“金色大厅”这种叫法,是因为两会的时候,重要的记者招待会固定在这儿开。
来来往往的好多媒体记者,习惯把这个大厅叫成“金色大厅”。但实际上,当时这称呼不对,那时候的“金色大厅”根本不是“金光闪闪”的,宽敞倒是宽敞,可隐约还透着股“土味”。
当然啦,这所谓的“土气”是跟国外那些“金色大厅”做对比来讲的,当时的“三楼中央大厅”,多数材料都是木头的,连穹顶也是木头的,所以跟“金光闪闪”根本不搭边。另外,修建大会堂那会儿一直在抢工期、赶工期,不到一年就完工了,肯定会留下不少遗憾。
时间长了,三楼的这个中央大厅,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暴露出不小的毛病。
首先就是缺恒温。春秋季还算凑合,可一到寒冷的冬季就完蛋了,在这儿办晚宴,菜没上全呢,前面上的菜就全凉了。夏季时,厅室里也特别闷热。
其次,厅室的线路老化得厉害,存在可能引发火灾的危险,并且钢筋腐蚀得也很严重。当初修建那会,正赶上冬天,为了让混凝土快点凝结,工人就往里头加了氯化钾。这虽说能让混凝土在低温时快速变硬,可却有个大毛病,就是氯化钾的腐蚀性挺强的。
最后要说,这大厅的声学设计近乎为零,厅室特别大,声学方面又不达标。开那种重要的会议,特别是对外的记者发布会,总不能光靠扯着嗓子喊吧,那可太不像话了。
虽说中间给这个大厅做过修缮和维护,可没啥用,与其这儿修一点那儿补一点,还不如直接来个一次性的“大手术”。就因为这样,2009 年两会一结束,马上就给这个大厅来了一次全面又彻底的“大手术”。
2009 年 3 月开始了这次大修,工期五个月,同年 8 月完工。这次大修花的钱可多啦,一共 1000 多万元。虽说改造的建筑面积才 2200 平方米,可整个装饰面积大着呢,差不多有 6000 多平方米。
这可真是一场特别痛快、酣畅的大修啊,一下子砸进去 1000 多万,一次性就给他弄好了,那真是太棒啦!
这次大修的总设计师是 80 多岁的王炜钰教授,她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那可是咱建筑领域的一块“宝”。在王炜钰教授神奇的设计下,实实在在给“金色大厅”换上了一身金光闪闪的新衣裳。特别是大厅正中间的穹顶上,那五盏闪着金光的灯一亮,哎呀,整个大厅一下子就被金色的光线给淹没了。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金色大厅啊,手能碰到的地方、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全是像黄金似的颜色,好像也给来的人披上了一层金衣裳。
有趣的是,王炜钰教授是林徽因的表妹。这时候,可能就有读者纳闷了,为啥不让林徽因亲自操刀呢?那是因为林徽因在 1955 年就已经去世啦。
这新装修的金色大厅,总面积超过 3300 平方米,分了上下两层,能容得下上千人呢。
每年两会的时候,重大的记者招待会都会在这儿举办,中外各大媒体来来往往、进进出出。所以,这金色大厅被称作人民大会堂的“第一厅”,那真是实至名归,也称得上是国门第一厅。
最后讲一下,金色大厅能对外租,只租半天,要 15 万费用。
【福建厅:出镜率最高】
咱们平常人对福建厅的印象特别深,这是因为新闻联播的画面里几乎天天都有这个厅室。福建厅在北大厅的后边,穿过北大厅就到福建厅了,北大厅是迎接外宾的地方,欢迎仪式完了,直接就去福建厅会谈。
就因为这个好位置,福建厅在 34 个省厅当中,成了出镜率最高的那个省厅。
福建厅后来重新做了设计和装修。1994 年 4 月,出生于福建的赖聚奎教授,他的设计方案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他成了福建厅的主设计师。所以,咱们现在看到的福建厅,是福建人自己设计的。
一说起福建,马上就能想到武夷山。在福建厅的主墙上挂着一幅《武夷之春》,这画堪称福建厅的“镇厅之宝”。
福建厅见证过好多历史瞬间,1982 年 9 月 24 号,邓公在福建厅会见了撒切尔夫人。那时候的撒切尔夫人正风光呢,马岛战役打赢了,她自信满满地走进福建厅,跟邓公讨论香港的未来。
在这次会谈里,咱们中国跟英国人讲,时代不一样啦,你面对的不是李鸿章,也不是阿根廷,别拿你在马岛那点战绩瞎得瑟。香港问题没得商量,必须收回来,一点土地都不能让。
【118厅】
118 厅紧挨着万人大礼堂,从人民大会堂西南门进去没多远,就到 118 厅了。
118 厅在一楼,它原本所在的地方是北京厅,万人大礼堂两边,南边是北京厅,北边是江苏厅,“北京”和“江苏”正好相互对应。万人大礼堂举行重要会议时,这两个厅都能当休息室。
后来,江苏厅给周公办公和居住,北京厅给伟人办公和居住。所以呢,得给北京厅重新找个地方,接着,就把北京厅搬到二楼了,紧挨着二楼的宴会厅;北京厅原来的地方就变成“118 厅”了。
118 厅是人民大会堂所有厅室里,唯一采用数字来编号的厅室,确切来讲,它是唯一留存“原始编号”的厅室。
啥叫“原始编号”?
大会堂建设那会儿,各个厅室都没正式的名字,先暂时给它们弄了“编号”,等建完了,大家再一起商量给各个厅室起名字。“118 厅”就一直用着原来的编号,名字没改。
厅室里面有个卧室,是伟人平常休息的地方,卧室里的东西挺简单,就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和一张有三个抽屉的床头桌,再没别的了。
他喜欢在 118 厅办公和居住,还在这儿接待过好多重要的外宾。到了七十年代初,他身体状况不太好,所以,医护组的人对 118 厅做了些改造,在厅里弄了个供氧中心。
当时,在 118 厅通往万人大礼堂的途中,搭建起了一条供氧气的管道。
【结束语】
人民大会堂还有好多能说的呢,不过在这我就不多讲啦。
1、要是想知道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具体情况,可以点击:《金色大厅:人民大会堂第一厅,花了 1000 多万,租赁价 15 万》。
2、要是想知道福建厅的具体情况,可以点击:《大会堂福建厅为啥出镜率高?他是福建厅设计者,福建人自己设计》。
3、要是想知道 118 厅的具体情况,您可以点击:《人民大会堂 118 厅:为啥用数字编号?这是令人最怀念的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