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还乡团”制造的黄山后和河北村惨案
“还乡团”是解放战争时期由国民党反动派收买一些从解放区逃跑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反革命分子和恶霸地主组成的地方反动武装。他们同国民党军队一起进攻解放区,抢夺抗日胜利果实。从全国来看,山东是“还乡团”报复的重灾区。
在胶东一带,盘踞在灵山岛、竹岔岛、石臼所等地区的国民党军与逃往该地区的恶霸地主、兵痞勾结在一起,组成还乡团,乘机偷袭胶南、藏马两县的薛家岛、辛安、红石崖、王台、宝山、铁山、张家楼、大珠山、隐珠、琅琊、海青等区的部分村庄,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抢掠财物,制造了46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残杀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294人。黄山后和河北村惨案是其中的典型惨案。
胶南县原伪乡长韩成九,与伪相铭忱部中队长赵立伦密谋策划,组成12人的还乡团,由赵立伦率领,于1947年8月17日至19日制造了黄山后和河北村惨案。
韩成九系韩家寨人,伪花林乡乡长,日军投降后,率兵逃往胶县敌占区——大沽河东岸石龙屯、姜家屋子一带,经常派人还乡,以抢劫金银珠宝、烟土、枪械为主,干着杀人越货的罪恶勾当。
赵立伦系河北村人,其父赵玉堂是一个非常凶狠的土匪,绰号“赵老虎”。赵玉堂有五子,皆系恶棍,人称“五狼”。“一虎五狼”,人手一枪,绑票劫路,欺户霸田,成为乡里一害。日军投降后,赵立伦及其五弟赵立德随伪相铭忱残部逃往胶县敌占区。
反奸诉苦运动时,河北村农会对赵玉堂进行了诉苦清算,没收了赵家财产,并依法逮捕了赵玉堂。对此,赵立伦怀恨在心,伺机进行报复。
1947年8月,借国民党军整编54师占领胶县城之机,赵立伦纠集兵痞12人组成还乡团,携带枪支弹药,于8月17日下午由胶县大涧村出发,于当晚抵胶南县宝山区庙王家村,窝藏在刘文家里,目的是去黄山后村劫出被集中管制改造的地主富农、汉奸和保长,进行阶级报复。
刘文与赵立伦过去就互相勾搭。刘文有一亲戚殷宗俭,系黄山后村基干民兵班长,与赵立伦关系密切。刘文将殷宗俭叫到家,与赵立伦见面,殷将黄山后村的干部和民防情况全盘告诉了赵,并应允回村后继续探听消息,给赵通风报信。
黄山后村的干部定于8月18日晚上召开村民大会,动员青壮年参军支前。殷宗俭得悉这一消息后,立即佯装拾粪,溜到刘文家报信。
赵立伦认为下毒手的时机已到。是日20时左右,他亲率匪徒溜到黄山后村。黄山后村有围墙,设东西南北四处大门,平日只开东门,夜间四门有民兵站岗放哨。
赵立伦安排3名匪兵,分别监视东、南、北三面大门的门岗,自己带匪徒佯装区武工队员,摸掉西大门岗哨,将民兵捆绑起来,然后分两帮作案:
赵立伦带4名匪徒直奔会场。这时村主任正在讲话,匪徒薛建华在会场外瞄准其就是一枪,其他匪徒也同时下手,连放七、八枪,村主任、农会组长、儿童团长和一名妇女当场死亡,联防大队长、农救会副会长、组长等十几名群众受伤。
李玉林带3名匪徒扑向民兵屋,用枪指着六、七名民兵,强行索取押房钥匙,把联防大队关押的50多人放跑。同时,劫去3支步枪、3门土炮、100多枚手榴弹、200余发子弹和500元北海币。
是夜,黄山后作案后,他们立即潜至铁山区大于家村,躲进匪徒丰华南的结拜兄弟刘文帮家里,决意到河北村连续作案。
赵立伦让刘文帮到河北村,以儿子结婚请喝喜酒为名,将共产党员刘金发骗来。赵立伦用40块北海币收买刘金发,刘叛变投敌,把河北村于8月19日晚要召开干部会议和妇女会议的消息透露给赵。
于是,赵立伦等还乡团匪徒于当日19时左右去河北村北沟隐蔽,待会议开始后,即分两股行凶:一股由赵立伦带领直奔村办公室,另一股由薛建华带领,闯入妇女会场。
当时,凡在家的村干部都在屋里开会。匪徒们分头堵住了门窗,从门、窗开枪扫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团长、民兵指导员、民兵连长、副村长、自卫团长被打死,村长受重伤。接着,他们进屋抢走丝绸32匹、腰刀3把、秧歌服装12套和北海币一宗。
另一股抓走青年妇女8名。途中,赵立伦凶相毕露,将妇救会长连砍20多刀,致其当场昏死,后抢救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