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镖师-李尧臣
李尧臣生于1876年,河北冀县人。幼年时正值清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在他的家乡习武风气很盛,李尧臣从小便习武,为防身,也为了长大以后能有口饭吃。李尧臣幼年学的是太祖拳,刚到14岁,便背井离乡出门讨生活。18岁那年,经人介绍进入了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镖局之一的会友镖局。
会友镖局
会友镖局是当时北京城里经营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家。它的分号遍布全国各地,鼎盛时,镖局里各类人员多达上千人。经营的业务也不仅仅只是走镖护货,其它诸如官员的升迁卸任,饷银款项的运输,官员的宅院护卫都是镖局的业务范畴。再加上会友镖局的创始人——宋迈伦,年轻时就曾在京城三大禁军之一,神机营中供过职。可算是从军队退役后,创建保安公司做业务。有了军队里的人脉关系,会友镖局的实力和规模便一跃成为京城中最强的。晚清重臣李鸿章就是会友镖局的重要客户之一。
宋迈伦也是河北冀县人,老乡来投靠,没有不收的道理。李尧臣进入会友镖局后,即受到信任和重用。他不仅得拜宋迈伦的得意弟子宋彩臣为师,学习三皇炮锤拳。后来还将六合刀、三十六点、二十四式,还有水上、马上、车上功夫等尽数传授于他。
三皇炮锤拳
民国时期,交通和邮电的巨大变革,以及热兵器的普及,让发展了近千年的镖局行业进入了衰败期。1921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会友镖局也无奈解散。镖局的镖师们各谋出路,有的参军上战场,有的进入银行商号或是大户人家成为职业护卫。
李尧臣离开会友镖局后,没有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自己在开桥水心亭开设了一个茶社。取“会友镖局”以武会友的寓义,起名“武术茶舍”。茶社范围二十余丈,能容纳一千多人,提供各种武术器械、兵器。来茶舍练武、比武、交流、切磋均不收一文钱。只是依靠卖茶水收取费用,可以说是民国版的社区健身房。
茶舍的收入虽然只是勉强糊口,但大量来茶舍练武之人却是天南地北,各种流派都有,其中也有不少民间高手,李尧臣在与他们的的切磋中也让自己的武术功力精进不少。在这期间,他揉合了各家所长,刚柔并济,将三皇炮锤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931年“918”事变后,中国大地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找到李尧臣,特别委任他担任第29军的武术总教官。也就是在29军中,李尧臣创编了著名的“无极刀”。
29军将士和无极刀
“无极刀”是李尧臣根据传统的六合刀法,考虑到战场上的实际情况,独创的一套刀法。他将原本29军使用的大刀片子改窄改薄,改一面开刃为两面开刃,只在靠近护手处一面开刃,增强了根部的厚度,使战刀更加实用、耐用。这种形状上更像剑的无极刀,可劈可刺。加长的把手也可让双手同时握刀,增加了劈砍的冲击力。
“无极刀”的刀法在于出刀时刃口朝向自己,一刀撩起,刀背格开敌人的刺刀,然后向下画弧劈砍,直取敌人的脖颈。29军的无极刀在实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喜峰口战役中,29军一路追砍日军六十余里,击杀近百人。在南苑机场战斗中,37师219团3营一名19岁的战士一个人就砍死日军19人,活捉一人。这让后来的日军面对29军的战刀时心寒胆颤,不得不给士兵配备一个铁制的围脖。但这种奇葩的装备也未能减少伤亡,反而降低了鬼子的灵活性,使伤亡更大。妇孺皆知的那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颂的就是29军“无极刀”的威猛。
“七七事变”后,李尧臣隐姓埋名回到北京,以授武为生。日军侵占北京后,由于汉奸告发,李尧臣被日伪军关押起来。一个名叫武田西的日军军官,曾练过八卦掌和柔道,叫嚣着要与李尧臣比武。条件是赢了可获自由,输了要磕头拜师。就在那年的三月初三蟠桃宫庙会上,李尧臣在擂台上先赢了拳脚,后赢了刀法。在百姓面前痛殴日本军官,长了一回国人志气。
晚年李尧臣
建国之后,李尧臣多次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首长面前表演武术,并获嘉奖。贺龙元帅对他所讲的“浑元一气”的养生之道格外赞赏。
他生前多次担任武术比赛裁判长,是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武术协会理事。49年前的今天,即1973年11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李尧臣的一生,为武而生。他不仅将所学融会贯通,光大了武学一门,也在国家危难之际,担起民族大义,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不愧中华武术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