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世界王室——丹麦王室(中-3.2)
【前文回顾】(点击)风雨飘摇的世界王室——丹麦王室(中-3.1)科普了和大英帝国欧洲王室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并驾齐驱,有欧洲王室外祖父之称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
【本文摘要】丹麦这一代有著名的姐妹花玛格丽特、本尼迪克特和安妮-玛丽,其实有欧洲王室外祖父之称的克九,也育有第一代的丹麦三位姐妹花,她们就是亚历珊德拉、达格玛和提拉,让我们走进那个时代,看看那个时代姐妹花的不同人生,本篇先讲述她们中的大姐亚历珊德拉。

专题:欧洲外祖父和他家的三朵金花(下-1)
——三朵金花之英伦玫瑰亚历珊德拉王后
英国近代最美也最憋屈的王后(本篇可以视为英国王室的番外篇)
声明:本文已和维权骑士签约,转载请私信我同意。

亚历珊德拉母亲,丹麦的路易斯王后
其实说到克九是欧洲王室的外祖父,还真的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夫人路易斯·威廉明妮王后。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克九这个大老爷们在联姻这块的意愿上,完全比不上老婆那么上心。路易斯·威廉明妮王后出身于黑森-卡塞尔家族,她的家庭为了克九登基,他们放弃了各自优先的继承权,这个他们包括了王后的母亲、姐妹和弟弟。所以王后在任何时候,都比克九都明白继承权的重要性。加上因为自身和克九的出身都是旁支的旁支,一家的经济拮据状况,也让她明白要改变命运,只有牢牢抓住面前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在她成为王储妃、王后之后,那么看中联姻的原因。

老年的路易斯王后和三个女儿(左起提拉、亚历珊德拉、达格玛)
在克九加冕成为丹麦国王之前,还是以假定继承人的身份时,一家人尴尬地居住在相对较小的黄宫里。因为和当时国王弗七夫妻之间的相处并不和谐,小夫妻两和孩子们都不能得到很好的经济待遇,这个状况一直到克九正式登基后才得以有所缓解,这也间接造成了三个女儿以后略有偏差的价值观,这个稍后再说。

克九一家之前居住的黄宫
亚历珊德拉公主,并不是克九和路易斯王后的第一个孩子,而是第二个孩子。从小这个女儿就是父母的好帮手,在黄宫的那段“苦”日子里,她照顾弟妹,学习剪裁制衣、插花装饰等手艺,忙的不亦乐乎。因为她知道,作为未丹麦王位假定继承人的女儿,自己的未来必定将是各大主流王室关注的焦点,这个想法母亲路易斯王后已经不止一遍的灌输给她了。而路易斯王后也一直在各处活动,为儿女们的婚事操心劳力。

自制礼服的亚历珊德拉公主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老妈,正在为自己的儿子四处物色,正是欧洲老祖母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她为哪个儿子找媳妇呢,就是那个她最不喜欢,但是按照继承顺序,却享有最先继承权的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王子。这位王子我们在英国王室的时候说到过。
维多利亚女王和儿子爱德华七世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特别的融合,爱德华七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再加上姐姐维多利亚长公主品学兼优,使他在弟妹面前也无法树立一个为人兄长的好榜样。特别是父亲阿尔伯特亲王为关心他的情况,亲到剑桥一趟,却在归来两星期后染上伤寒病去世。维多利亚女王把亲王的死归咎于爱德华的荒唐,并从此一直不准他过问政治或宗室事务。直到50岁过后,才开始准许他进入和担任相应的王室和国事政务。
——节选自《风雨飘摇的世界王室——英王室》
而且不止如此,王储风流成性,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来说,他总是在某位女子的床上。当然盛传他的私生子多如牛毛,情人里还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丘吉尔的亲妈,另一个就是众人皆知的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的曾祖母。那这样的人,为何会和亚历珊德拉这么优秀的闺中公主缔结婚姻呢?

风华正茂的亚历珊德拉公主
无非就是三股力量促使,前两股分别来自双方家长的促和:维多利亚女王希望有一个品德优良的公主来收拢儿子放荡不羁的性子,为国家诞育有希望的下一代;路易斯王后希望女儿能进入名门王室,打开丹麦王室在欧洲王室的交际圈,抬升丹麦的地位。最后一股力量来自于王子去世的父亲阿尔伯特亲王,大概是内心愧对父亲的死,这个浪荡子在舅姥爷、比利时国王利奥波特一世的王宫里见过这位丹麦绝色公主后,便没有违拗母亲的意思,立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爱德华和亚历珊德拉的婚礼油画
双方的媒人既可以认为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女儿、王储的姐姐当时德国王储妃维多利亚,也可以说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舅舅比利时的利奥波特一世。总之,在一身黑衣出席婚礼的维多利亚女王的见证下,两个人就这么结婚了。婚后没多久亚历山德拉就见识了爱德华的真面目。

实际的照片,不知道亚历珊德拉这脸一会胖一会痩的真迷,姑且认为婴儿肥时期
一方面受限于王室礼仪的约束和公众影响,另一方面自己娘家也不硬气,毕竟未来英国王后的王冠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亚历山德拉选择忍气吞声当作什么事都没有。不仅要面对独守空房的时候,甚至还要面对和丈夫情人同框活动,但是亚历珊德拉一次也没有翻脸,并且和她们和睦相处。

爱德华夫妻和维多利亚女王,妥妥的P图,特别是亚历珊德拉
胜利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双商在线的亚历珊德拉一边忍辱负重,一边施展手段获取婆婆维多利亚女王的宠爱。爱德华七世作为王储,因为自身的各种问题,女王一直没有将重要的国政等任务交给他,让他游离在君权之外;而亚历珊德拉虽然也收到婆婆各种管束,但她维护丈夫的态度,毕竟获得了女王的认可。这一点,是不是和现在的女王对待戴安娜和莎拉两个媳妇的态度一致?(女王思考的角度也是没谁了)

曾经的戴安娜莎拉妯娌俩(这个图可不是P的,真合照)
声明:本文已和维权骑士签约,转载请私信我同意。
因此在宫廷内,亚历珊德拉是地位仅次于维多利亚女王和嫡公主的女眷,部分时候还代表女王主办一些沙龙,当然孀居后的女王也不愿意参加这些沙龙。最能体现亚历珊德拉获得维多利亚女王认可的就是通过她的妯娌,阿尔弗雷德王子妻子、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唯一的女儿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体现出来的。

阿尔弗雷德王子和妻子玛丽亚(沙俄就是胖啊)
这位女大公嫁入英王室后,觉得自己作为沙皇(皇帝)的女儿,地位不应该低于所有女王的女儿,她们只是王国出身的公主,同样也不能低于威尔士王妃亚历珊德拉,她也是王国出身的公主。而维多利亚女王拒绝了,仅把她提升到亚历珊德拉之后而已。所以因此你们也该了解英王室公主因血缘身份,排位是优于没有丈夫在场的威尔士王妃、公爵夫人的了吧。
根据英王室传统,君主拥有对王室女性排序的权力。王室女性一般包括王后、国王母亲(前王后)、国王祖母(前王后)、国王母亲(非前王后)、国王祖母(非前王后)、公主、威尔士王妃、王室公爵夫人等,王室夫人(这里的夫人仅指lady)。一般情况在英国王室女性的排序主要有3个准则和2种情况。
第1个准则是在西方国家,排位第一的女性是在位君主的王后,然后才是孀居的国王母亲(前王后)、国王祖母(前王后),并且前者高于后者;第2个准则是君主的直系血亲长辈高于其他除有王后身份的其他王室女性;第3个准则是君主有权调整他所认为需要调整的排序。
第1种情况是当王室女性在丈夫不在的场合下,非王后身份的其他王室女性,按照血缘优先、辈分优先、长幼优先的原则:君主的血亲女性高于非血亲女性,辈分高的女性高于辈分低的女性,年长的女性高于年幼的女性,母亲高于女儿和孙女,特例是威尔士王妃仅次于所有血缘公主。第2种情况是王室女性在和丈夫一起出席的活动中,排位按照丈夫的排位来调整。
所以,在亚历珊德拉作为王储妃的时代,按照第一种情况王室女性最高的自然就是维多利亚女王,其次就是王室公主、德国王储妃维多利亚公主。不要怀疑为什么嫁出去的公主还能在这里排序,因为她的父亲坚持认为维多利亚公主仍旧是英国王室的一员,她的王室公主头衔一直保持到她去世,这是个非常特殊的例子。接下来就是女王其他的三位女儿,然后就是身为威尔士王妃的亚历珊德拉。不过那位靠父亲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给的十万英镑的巨额嫁妆,以及每年两万八千英镑的津贴的爱丁堡公爵夫人玛丽娅,最后跟着丈夫去萨克森-科堡-哥达继承了公爵爵位,离开了伦敦这个让她极不舒服的地方。

爱德华情妇之一,卡米拉曾祖母艾丽丝·凯培尔
话说得有点远了,拐回来。亚历珊德拉虽然和丈夫因为情人而郁闷,但是作为威尔士王妃,该做的一样没有落下。她生育了6位子女,出席各种活动,在丈夫登基后,更是将英国以及王室,从沉重的维多利亚后时代解脱出来。王室和民众再也不用和孀居只穿黑衣的女王那样,过着没有颜色、沉闷无聊的生活。亚历珊德拉以她姣好的容貌,出众的气质将英王室的华服礼服衬托得更加灵动美丽。上流社会开始了新的欢快的生命,最著名的就是现在还能看到的“颈”链,亚历珊德拉就是这个装饰品的开山鼻祖,其实只是为了遮盖自己那里的一个小伤疤。

这满身珠宝和脖子上勒的,看这图就知道上面的合照是P的
不过亚历珊德拉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亚历珊德拉对子女的教育被人诟病,特别是和女儿的关系还有点畸形。亚历珊德拉少女时期,在丹麦的那段日子,是在相对贫穷的环境下长大的,她自小和小两岁的妹妹达格玛公主共用一个卧室,姐妹们经常一起剪裁衣服等,甚至她们那时身上的裙子都是母亲路易斯王储妃和她们亲自动手用窗帘改制的。因此在心灵深处,亚历珊德拉算是一个遭受过苦日子的女人,她向往温馨的家庭生活,喜欢那种小农式的日子。这个爱好到了一板一眼枯燥的英王室后,她不得不为此改变,去适应宫廷的社交。在亚历珊德拉无法追求到自己要的爱情生活,被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情人刺激后,亚历珊德拉选择了沉默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亚历珊德拉和孩子们
亚历珊德拉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方式,就是把关注点从丈夫身上,转移到了子女身上。加上她的耳疾和腿疾,她更加的淡出了很多社交场合,而她的所有孩子都额外获得了她更多地“关注”。他们被允许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由生活”——放肆的欢笑、无忧地嬉闹,那是一种粗放式的放养。的确她的孩子们更加的肆无忌惮,但是同时也没有受到作为未来君主子女应该受到的文化和社交教育。很多人甚至是维多利亚女王都形容孩子们实在是过于粗鄙,不懂礼节,亚历珊德拉最小的女儿,后来成为挪威近代开国王后的莫德公主,就有一个“恶魔”的外号。

莫德公主成为挪威王后
虽然看起来亚历珊德拉对孩子们是放养式的教育,但是实际上这个只是表面的东西,她对孩子们还是有很多她的束缚方式,儿子们因为毕竟要从军从政,收到的干预要少的多,女儿们可就不一样了。亚历珊德拉一直将女儿们紧紧地拽在手中,不可否认她爱着三个女儿,她希望她的孩子们都围绕着她,不希望他们离开自己嫁到国外。

路易斯公主和法夫伯爵结婚照
大女儿路易斯公主在结婚时都22岁了,在那个时代,算是大龄未婚女子了。路易斯公主的丈夫实际上也是被亚历珊德拉拖了很久才找到的,当时的法夫伯爵说实话是个半老的老头了。婚后老公被提升为公爵,他们的孩子还被英皇制诰特别允许,后代没有男性继承爵位的情况下(路易斯的长子未婚去世),爵位可以由女性及其男性后代继承。
声明:本文已和维权骑士签约,转载请私信我同意。

路易斯和两个女儿,亚历珊德拉和莫德(这名起得也没谁了)
路易斯公主的两个女儿还都被赐封为HH公主头衔,后面大女儿继承了法夫公爵成为法夫女公爵,她的儿子成为第三代法夫公爵,虽然也没留下后代,最后法夫公爵由小女儿的儿子接着继承下去。喜欢他们故事的可以自行去网上搜法夫王冠,这里放一张现在的法夫公爵一家,路易斯小女儿的孙子一家,妥妥三个帅哥不秃头。

现任法夫公爵一家,路易斯小女儿莫德公主的孙子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路易斯公主是英国第六位王室公主(长公主)royal princess。这个前任是她的姑姑,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女儿、德国皇后维多利亚公主。前面说到阿伯特亲王坚持认为维多利亚公主是英国的王室公主,以此作为终身的身份,也因此路易斯也是在姑姑去世后,才获得royal princess称号。路易斯公主是长的最像亚历珊德拉的女儿。

三代女性:坐着的亚历珊德拉王后,右边是女儿路易斯公主,左边依次是外孙女莫德公主和亚历珊德拉公主
小女儿莫德公主,前面也说到她古灵精怪,其实她算是比较叛逆的,最终她和丹麦舅舅家的表哥卡尔王子看对了眼。对于女儿要嫁回娘家,亚历珊德拉也不便阻止,于是莫得终于顺利得嫁到了国外,成功摆脱了亚历珊德拉的“禁锢”圈。当然婚后的莫德也并没有忘记母亲,无论是作为丹麦王妃的时候,还是后来跟随丈夫成为挪威近代开国王后,她经常往返于英国和居住地之间。毕竟英国是自己的母国,是原生家庭所在的地方,最后莫德还在英国的大地上去世,被丈夫儿子接回奥斯陆安葬的。能走在母国的土地上,想来莫德应该安心了。

维多利亚公主
最后说说二女儿维多利亚公主,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亚历珊德拉身边。有传言说是亚历珊德拉从中作梗阻止这个女儿出嫁,但这肯定是误传。哪怕亚历珊德拉再强势要求女儿们围绕在她身边,路易斯不也是找了婆家,还拔高了女儿外孙女头衔,连女婿都从伯爵升到了公爵,而莫德更是外嫁出去,所以阻止她们成婚的说法是立不住脚的。亚历珊德拉估计更希望女儿们不要远嫁是肯定的,另外公主们特别在社交方面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作为排行第二的女儿,维多利亚大抵也是躲在更得宠的兄弟姐妹后面,错过各种好姻缘吧。最后这位公主在自己热爱的乡村生活中去世,也算是得偿所愿。

最著名的亚历珊德拉和达格玛姐妹照片
亚历珊德拉的美貌在那个时代是众所周知的,更奇特的是在她年老后还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她流传下来的画作和摄像中,都显得年轻态。当然也有部分好事者通过分析,认为有部分作假的嫌疑,无非就是画作画年轻了,摄像底片被动了手脚,将年轻时的模样移植到了年老后,也就是最早的PS技术了。但是无论如何,她美过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不止是她,还有她的两个姐妹,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联姻对象。

亚历珊德拉和达格玛姐妹情深
亚历珊德拉在儿子乔治五世登基后,和二女儿维多利亚公主,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她曾经去探望孀居的二妹,并在俄罗斯住了一段日子,在二妹夫被突突后,又在幸免于难的二妹流亡到伦敦后陪伴二妹一段日子。
【结语】
从亚历珊德拉的一生来看,虽然早期生活窘迫,但是随着身份的提高,逐步过上真正公主的生活;嫁入英王室后又能审时度势,摆正自己的位子,迎来最高光的王后时刻;最后能在女儿的陪伴下安然离世,不可谓不是低开高走,比起两位妹妹,妥妥的人生赢家。

加冕后的亚历珊德拉王后
【下文题要】丹麦第一代的丹麦三位姐妹花,她们就是亚历珊德拉、达格玛和提拉,风雨飘摇的世界王室——丹麦王室(中-3.3)带我们走进那个时代,看看亚历珊德拉的二妹,俄罗斯帝国末代王朝最幸运又最悲苦的王室人员,来自丹麦的达格玛公主。
声明:本文已和维权骑士签约,转载请私信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