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的忠臣高升泰,历史上竟抢了段正明的皇位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大理段氏一直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无论是六脉神剑还是一阳指都是极为精妙的武学,段氏的家族传承也令人称羡。
除此之外,在这些作品中大理众臣对段氏的拥护,也令人印象深刻,《天龙八部》中的高升泰和《射雕英雄传》中的渔樵耕读四大弟子,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天龙八部》影视剧开机活动
但事实上段家在云南并非一家独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君主,而云南地区的大权则掌控在高家手里。
高升泰甚至还曾经做了一段时间的皇帝,这和其在《天龙八部》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唐代时,生活在云南地区的乌蛮与白蛮共同建立起了南诏国,其国主为乌蛮中的蒙姓,但大臣多为精通汉族文化的白蛮贵族。
唐天复二年,南诏宰相郑买嗣发动叛乱,大肆诛杀蒙氏,建立大长和国,自此云南地区便长期处在白蛮的统治之下。
▲唐代地图
高氏和段氏都是白蛮中的大族,其族人也一直都在云南地区担任要职,在郑氏之后,赵氏和杨氏先后成为了云南地区的统治者,不过他们建立的国家都非常短命。
云南地区的混乱情况,直到段氏建立起大理国,才告一段落。
后晋天福二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善巨郡守高方素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两人齐心合力推翻了杨氏的统治,成功建立起了大理国,而段思平也成为了大理国的第一任皇帝。
在登基之后段思平为了表示感谢,将高方素封为岳侯,并将整个滇池流域交给高氏管理,其子孙也都在大理国朝中担任重臣。
▲段思平塑像
宋仁宗嘉佑八年,云南杨氏后裔杨允贤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被岳侯高智升所平定。
可好景不长,几年后另一名杨氏后人杨义贞再次发动叛乱,这次他成功逼迫皇帝段连义退位,得到了云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在这个时候高智升派出自己的儿子高升泰,带领兵马协助段氏击败了杨义贞,之后高智升拥立段寿辉做新皇帝。
他则被段寿辉授予了“布夑”的职位,也就是中原朝廷中的宰相,段寿辉还将洱海周边地区,也交到了他的手上。
在高智升做了布夑之后,高氏子弟便一直把持着这一位置一百七十余年,直到大理国被蒙古所灭,才彻底告终。
段寿辉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当时的国家大权全都被高氏父子所把持,这让段寿辉心灰意冷,草草将皇位禅让给了段正明,自己则出家为僧。
▲段正明剧照
在《天龙八部》中段正明为人正直,爱民如子,不失为一代明君,但历史上的段正明却并不是当皇帝的料子。
当时百姓都觉得他是位昏君,并把高升泰看作真正的统治者。
于是段正明识趣地效仿段寿辉出家为僧,但他没有将皇位传给段氏子弟,而是将其禅让给了高升泰。
高升泰接受了段正明的禅让,并在登基后将国名改为“大中国”,还为自己取了“富有圣德表正帝”的封号。
在高升泰在位的时候,大理国内四海升平,百姓对他尊崇备至。
不过,在他去世之前,并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高泰明,而是责令将皇位还给段氏后人。
于是,高泰明寻访到了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并帮助他登上皇位。
为了区分前面的段氏王朝,段正淳取国号为“后大理”,高泰明则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做了后大理的宰相。
▲高升泰游戏形象
由于高泰明掌握了国家的实权,因此当时的大理百姓称呼其为“高国主”。
当时其他国家的使节出使大理的时候,都是要先拜见高氏代表,才能与段氏皇帝见面,两家地位高低显而易见。
从高升泰开始,高氏便掌握了大理国的实权,段氏皇帝更多只是作为一个政治符号。
按照中原地区的传统,高氏只需要举行禅让典礼,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但他们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扮演着相国的角色。
高氏子孙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除了有高升泰临终遗言的影响之外,还和大理国内的政治形势有关。
前面我们提到大理国的前身南诏国,是由白蛮贵族把持的。
除了段、高二族外,还有张、王、李、赵、杨、周等多个家族都在云南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如果高氏贸然取代段氏皇位的话,难免会遭到其他家族的围攻,这是一件十分有风险的事情。
除了高升泰这样的枭雄之外,其他高氏子孙恐怕没有摆平的能力。
▲宋代大理疆域
但如果他们让段氏做皇帝,自己做幕后主使的话,就可以落得个忠臣的名声,就算皇帝昏庸,他们只要想办法另立新君就好了。
这样一来,就不会给自己的政治对手留下口实,可以安稳发展自己的势力。
再者大理国和中原地区不同,当地百姓崇信佛教,段氏皇帝中就先后有九人出家为僧。
虽然其中有不少是像段寿辉这样厌倦了政治纷争,或是像段正明这样被迫逊位的,但在普通百姓看来,这都是段氏子孙一心向佛的表现。
段氏的崇佛,令他们在当地有着不俗的口碑,也可以从宗教层面赋予段氏统治合理性,因此维持段氏的统治地位对于后大理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高氏作为大理国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看到大理国衰落,因此维持段氏的表面地位便是最优选择。
在我们的印象中,把持朝政的家族和皇族之间似乎势必反目成仇,但是高氏和段氏在几百年里却始终感情甚笃。
两家还经常通婚保持密切关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段正淳和他的妻子高升洁了。
▲段正淳剧照
段正淳贵为大理国的皇帝,但他对于自己的妻子却是言听计从。
在《大理古佚书钞》中就有其向妻子表忠心的记载:
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
从这段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高氏的尊崇地位。
在后大理国建立之后,云南地区平静地度过了一百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也曾经出现过权臣叛乱,但都被段氏和高氏联手镇压。
直到蒙古铁骑南下,大理才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1244年蒙古人第一次进攻大理,高氏子孙高禾率军奋力抵抗战死沙场,蒙古人虽然取得胜利但并没有夺下大理。
▲高泰祥墓碑
八年后,元世祖忽必烈亲率大军进攻大理,大理相国高泰祥亲自领军出战,在金沙江与蒙古大军对峙。
就在战事胶着的时候,蒙古人派出一支分队从吐蕃绕道南下,直扑大理都城。
为了营救皇帝段兴智,高泰祥不得不领兵回援,最终在两路大军的夹击下兵败。
高泰祥与段兴智失散后,带领残兵败将逃到了楚雄附近,其向周边的白蛮世族求救,希望他们能够出兵支援自己,但还没等到援兵到来,高泰祥便被蒙古人包围擒获。
▲蒙古骑兵塑像
在被俘之后,高泰祥宁死不降,最终被蒙古人斩于大理都城五华楼下。
据说行刑当天原本风和日丽,但到了正午时分突然狂风大作,乌云蔽日,忽必烈认为这是上天对高泰祥忠心的鉴证,于是他命人厚葬了高泰祥,并让高家人世代为官。
和拼死抵抗的高氏族人不同,段氏在面对蒙古人的时候就显得“佛系”多了。
他们很快就归顺了蒙古人,并且继续做着蒙古人封的“大理总管”,和之前高氏手下的傀儡时代并无二致。
▲大理末代皇帝段兴智画像
而高氏虽然被忽必烈赐予了世袭官职,但由于他们此前的激烈反抗,因此在元代云南高氏受到了当局者的严酷打击。
可这并没有影响高氏在云南百姓心中的地位,他们依然被视为保卫家乡的英雄。
直到清代,高氏一直都控制着鹤庆、永胜、姚安等地,在云南政界占据重要地位,而傀儡段氏却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大理国灭亡的表现中,我们看到了高氏的拼死抵抗,及段氏的逆来顺受。
其实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个家族在大理政坛中的地位,毕竟只有真正掌握权力和资源的人,才会拼尽一切去保护自己的东西。
▲如今复原的古大理国皇宫
不过相比于中原王朝的世家大族,高氏能够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奉段氏为君并恪守基本的君臣礼仪,这已经算得上封建时代的一股清流了。
高升泰将皇位还给段氏后人的举措,更是显得“高风亮节”,因此古人便一直将高氏作为忠臣的代表,金庸先生塑造出高升泰这一忠臣形象也就合理了。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大理国高氏事迹、源流考述》,刊登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历史上的段高关系》,刊登于《普洱学院学报》2015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