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纵深|-失格的川台暗访新闻,敲响地方广电媒体与媒体人的生存命题
川台一个13年的老牌电视栏目的“失格”行为引发了全民关注和舆论的狂欢,但当狂欢散场,热度褪去,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看到些什么?
文 | 邓力
7月28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一则“记者”暗访按摩店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原因是新闻中暗访画面出现了不可描述的不雅一幕,暗访拍摄者的下体部位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并且没有打马赛克。
据悉,此次被曝出现重大播出事故的节目,源自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周一至周五22点整播出的节目《特别10点》,节目号称以“特别视点,十点故事,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为主要观点,主要采访播出四川周边的社会类事件。
据资料显示,这档节目从2006年开播开始,距今节目也有了13年的历史。一个13年的老牌电视栏目的“失格”行为引发了全民关注和舆论的狂欢,但当狂欢散场,热度褪去,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看到些什么?
新闻失焦
“软色情”包裹下的价值观失守
据内部人士透露,四川台的新闻里经常会有这些暗访路边店,小作坊的报道,可谓是“传统项目”。
因为长久以来,涉黄暗访报道都是法治新闻报道里收视率最高的一类新闻,很多新闻甚至故意打擦边球,打着打击犯罪的名号,在电视画面里展现涉黄场所的或辛辣,或香艳的暗访镜头,在一片朦朦胧胧的马赛克遮掩之下,更显刺激和博人眼球。不过此事件之后,或许这类“传统项目”可能也保不住了。
不过,当我们跳出单个不雅镜头,全面审视这条新闻报道时,会发现这也是一条“有问题”的新闻。
首先,任何一名记者在操作任何一条新闻时,都要明确主题,但很显然这条新闻存在着明显的主题偏移。
从新闻选题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一个母亲,为了挽救误入歧途的女儿,想方设法揭露整条街的色情产业,净化社会环境。如果按照这个报道框架去做,相信应该是一条不错的社会新闻报道。但很可惜,制作这条新闻的记者和编辑并没有这样做。
既然记者是要去替母亲找到女儿工作按摩院的秘密,在第一次进入按摩院时,就已经应该找到答案了,如果还心生疑窦,在第二次的进入暗访时,也绝对可以得到确认。
节目行进至此,下一步应该做的,是报警寻求帮助,然后,协助母亲找到相关的心理专家对女儿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女儿打开心结,回归正路。甚至可以采访一些教育专家,从青少年教育的角度切入做一些延展性的报道。
但是记者在操作时,把这些后续的问题统统丢掉,只是在节目的最后用十几秒的篇幅简单提了一句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整治管理。做过电视新闻的人都知道,这是匆匆结尾、最简单省事的办法,但也是对新闻本身最不负责任的做法。
这则新闻报道上下两集近十分钟的时间,把大量的篇幅放在了揭秘按摩院的秘密上,一而再,再而三,名为调查,实为“猎奇”,大量的镜头和画面用来展示色情交易的内幕过程,即便是打了马赛克,即便冠上了替一位母亲寻找女儿秘密的名号,也掩藏不住再清晰不过的编辑倾向:通过“软色情”的内容吸引眼球、博得关注。
新闻,丧失了原本它原本应有价值判断和专业操作标准,才是这件事上值得所有媒体人关注的焦点。
哪儿还有什么地面频道?
社交媒体环境下各个都是“卫视”
要放在十年前,社交媒体还没有如此发达时,这件事发酵的速度可能还没有这么快,多半可能也就会被压下去,或者作为一则行业事故,悄悄处理,成为圈内人饭桌上的谈资。但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只要有一个爆点,无数的平台和自媒体便蜂拥而至,“压都压不住”。
就像笔者的一位同事,刚听说此事时还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但当他拿出手机,在微博、微信里随遍搜了几个关键词,就有十几篇文章把这件事情讲的一清二楚,以至于十几分钟后,他就能马上转头加入讨论,滔滔不绝仿佛自己是亲历者一般。
而网友的搜索过程也在不断给新闻“加料”,以至于报道记者的照片、小视频也都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后来证实并非是该记者制作的新闻,完全是乌龙)。
抛开道德伦理的标准,当我们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本电视台界定播出接收范围的标准,所谓的上星和地面,在如今这个时代,界限在不断模糊,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存在,能够让所有地面频道的内容全部“上星”,让全网用户随时随地看到,而且用户会针对原有的视频进行二次编辑,产生完全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比如这次川台不雅视频事件中,就有网友发现网络上传播的版本,明显对画面的亮度进行过调整,所以会显得特别清晰,而在原节目中就要暗很多,也并没有很明显。
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原画面
我们相信,川台这件事发生后,可能会影响到内容监管部门对地面频道内容管理的尺度和标准制定,包括电视播出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或许也会引入二次审核机制,也未可知。
电视社会新闻
不应成为舆论狂欢的牺牲品
29日晚,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一纸道歉书,算是从官方渠道给这件事给出了一个说法:“责令相关栏目进行全面整改,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停职处理,彻底检视、反思发稿流程和审核、播出制度。”
不过来自民间的讨论从来停止,有一张来自网络的截图中提到,“四川电视台播出事故处理结果出来了,从记者到制片人全部开除,分管副台长免职。”当然这则消息的准确性尚未可知,但可以看出,在目前全国的舆论态势下,川台新闻频道正面临着一场整改风暴。
网传本次事件处理结果的截图
其实,对于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或者是公共频道来说,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一直以来都是收视的保障。随着媒体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互联网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冲击越来越大,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成了很多电视频道,特别是地面频道的“救命稻草”、收视率的保障。
翘楚者如浙江经济频道的《1818黄金眼》,这档电视民生节目不仅在当地稳坐收视率第一梯队,还借着社交媒体的东风,成功“出圈”,打造成了全面知名的电视栏目。
网友根据《1818黄金眼》报道的小吴事件制作表情包
但四川台新闻频道的《特别10分》似乎就没有那么的好的运气。笔者特地寻了多位在四川成都的媒体朋友,他们均告诉笔者川台新闻频道在本地观众的影响力并不大,作为省级电视台的地面频道,一方面要面对强势的各大卫视频道,同时本地市场份额也被贴近性更强的城市台所挤压。在这种双重压力之下,川台新闻频道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据公众号“火狐007”的文章《解密:四川广播电视台不雅视频的背后》中的资料显示,“四川广播电视台财政收入预算从2015年的21亿元到2019年的不足10亿元,不过四年的光景,收入预算却实现了“腰斩”。广告专项收入由2015年的139000万元到2019年的50000万元,缩水一半还多。其他收入也由2015年的19057.34万元(约为2亿)降到了2019年的894万元。”
在没有财政增量、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锐减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手段让自己活下去是第一位的,这也或许是造成这次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俗话说“穷”则思变,但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是这样的“变化”,或许有着传统媒体生存压力下的无奈,但这绝对不是健康的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除了问责、加强管理之外,更应该反思,切不可因噎废食。因为一个“技术问题”,全面否定一个栏目,甚至压缩同类型新闻节目的生存空间(如《1818黄金眼》,也曾因不可抗力下架过一段时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社会新闻节目一定是电视台贴近百姓,服务百姓最好的新闻节目类型。
对于电视台自身,除了吸取教训,加强内容审核、把关的同时,也不能因此走上极端,畏首畏尾,背上怕出错的包袱。相反,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给予内容团队释放压力的空间,加强对记者、编导、编辑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改革体制机制,才有可能坏事变好事,成为电视媒体转型路上的一次契机。